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努力推进我院“稳就业”“保就业”各项目标任务,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晋教学【2020】6号)、《山西省教育厅关于2020届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的函》(晋教学函【2020】25号)、《关于改革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9〕106号)等文件精神,按照我校党委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的具体安排,结合我院就业工作实际,现制定我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方案如下:
一、就业帮扶总体思路
深刻认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严格落实上级各项就业政策,精确统计、动态掌握、及时上报学院就业数据、就业情况,明确重点帮扶对象、工作内容,了解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意向、存在的困难,全院总动员,对需要帮扶的毕业生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实行销号式、一对一、点对点就业帮扶,全力拓宽就业渠道,多方联系就业单位,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不断线服务,确保有就业意向未就业毕业生能够全部就业。
二、目标任务
在前期已摸排约一百五十名未就业毕业生的基础上,精确甄别,对确有就业意向且未就业毕业生实行重点帮扶,对困难群体实行重点帮扶,争取以上人员愿意就业的能够全部就业;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和我院年初确定的就业工作目标,确保我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5%,力争达到80%。
各类帮扶人主要工作任务:
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主动对接帮扶专业、班级、学生,动态掌握帮扶对象就业基本情况,建立以帮扶人就业基本信息、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实际效果、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帮扶重点等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工作台账,持续开展政策宣讲、观念引导、信息推送、单位对接、数据统计、求职技巧和就业能力提升等帮扶活动。
三、重点帮扶对象
重点帮扶对象为:学院有就业意向暂时未就业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52个国家级贫困县生源毕业生、湖北籍毕业生及其他就业困难毕业生。
四、工作原则
坚持就业工作全院“一盘棋”思想,坚持整体提升与分类帮扶相结合,坚持就业攻坚与专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就业包联机制,压实责任、落实工作措施,通过“一对一、点对点、销号式”就业帮扶形式,切实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五、学院就业工作领导机构
(一)成立学院就业工作领导组
组长:刘文 赵建国
常务副组长:解海
副组长:霍金仙 白云峰
成员:学院党委委员 学院科级以上干部 全体专职辅导员及毕业班班主任
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学院团学办,办公室主任由团学办主任担任,副主任由学院就业工作联系人担任。
职责:按照校党委的要求,切实落实毕业生就业包联机制,落实就业各项具体措施,精准施策,帮助毕业生积极就业,在大幅提升就业率的同时,倒逼学科专业建设,提高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
(二)建立就业工作督查机制
学院成立就业工作督导组
组长:王海青
成员:赵海东及部分教师代表
职责:负责对我院毕业生就业攻坚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严肃就业工作纪律,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不担当和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督查,确保就业各项措施全面落实,力争完成学院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六、具体攻坚举措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合力抓就业
学院全体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把就业工作当作生命工程、良心工程来抓;要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班子成员带头抓就业,切实把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合力做到就业“高质量”、服务“高水平”。
(二)建立并完善就业包联机制
在争取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支持的基础上,学院建立“院级领导包联专业、院领导及专职辅导员包联班级,骨干教师定额包学生,全员参与就业”的就业包联帮扶工作机制。
各类帮扶人员要主动积极对接帮扶对象,明确帮扶任务、目标、要求,把握时间节点,点对点精准帮扶,落实各项具体措施,确保帮扶效果。
各类帮扶安排见附件。
(三)摸清底数,分类建立台账
1、全面摸底排查,建立各类就业工作台账。
由学院团学办牵头,由学院就业工作联系人协调各位毕业班班主任对已就业毕业生基本情况、未就业毕业生基本情况进行逐人排查,总体建立学院层面、班级层面的已就业学生、未就业学生两个工作台账;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分类建立学院层面、班级层面的有明确就业意向未就业毕业生、52个国家级贫困县生源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湖北籍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新疆籍毕业生、其他就业困难毕业生和暂不就业学生工作台账,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群;根据工作台账及就业工作进展分类建立学院、班级两个层面的就业工作动态管理数据库,为实施精准帮扶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各帮扶工作人员要在整体帮扶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各类困难毕业生(参照“重点帮扶对象”)的就业帮扶工作。
2、把握时间节点,及时准确统计上报就业数据。
各毕业班班主任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严格执行教育部“四不准”要求,认真落实上级有关部署及学院安排,及时统计、报送各类数据,做到日清、周报、月结。学院要完善就业统计体系,分管领导、团学办、就业工作联系人要认真组织全体毕业班班主任在五个重要时间节点,按时按要求准确统计就业基本信息:六月中旬初次摸排,六月中旬对学院及各班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初次摸排,了解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完成);七月中旬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进行二次摸排,在考研学生录取名单全部确定和就业包联工作对接完成的基础上,结合灵活就业、协议合同就业、项目就业等工作进展,再次摸排初次就业各项数据;八月中旬统计学院及班级初次就业率最终数据,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精确掌握学院、班级各类已就业学生情况,作为上报国家初次就业率的最终数据;十月中旬对二次就业率进行初步摸排,在初次就业率统计的基础上,随着帮扶工作的积极推进和各类就业取得的进展,初步统计二次就业率;十二月中旬全面统计本年度毕业生最终就业率,在二次就业率初步摸排的基础上,全面统计学院、班级本年度最终就业情况,逐人核对、精确统计,形成最终数据,上报学校。
这五个重要时间节点对应的数据统计,除了八月中旬、十二月中旬两次涉及最终就业率精确统计,必须学院(就业联系人)、班级(毕业班班主任)、毕业生个人充分核对外,其余可根据平时动态掌握的数据填报,不必大范围专门让毕业生填报,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四)提高帮扶意识,精准服务,分类指导就业
1、落实包联到人的工作机制,强化提高帮扶意识,千方百计指导毕业生就业。学院精准跟进全部未就业毕业生,适时了解毕业生就业动态,每位帮扶人都要建立工作台账,精准服务、有效帮扶。学院、帮扶人要积极为已离校的毕业生提供不间断的“一对一”就业服务,做到毕业生就业服务离校不断线。
2、整合学院资源,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调动一切力量,充分发挥学术资源、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就业帮扶工作;多方分类收集适合我院学科特点和学生就业需求的就业岗位信息,建立动态的就业单位、毕业生双方供需数据库,通过短信、电话、QQ、微信等多种方式,不间断、有针对性地为困难毕业生及时提供有效就业信息,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充分利用并发挥校友资源,定期组织开展就业创业经验分享交流;通过组织“小型化、多样化、专业化”的专场招聘会、宣讲会,采取优先推荐、个别推荐等措施,积极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推荐优质就业岗位;开展简历制作、形象礼仪、模拟面试、职业规划培训,实施精准就业帮扶。
3、开展个性化指导,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学院帮扶责任人根据帮扶对象的不同状况,分析其原因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校准个人定位,调整就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提供适合帮扶对象专业、爱好、特长、地域、行业需求的有效就业信息;开展求职技巧辅导和岗位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要积极适应线上线下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切实做好线上线下就业指导和服务。
4、加强心理辅导。全体就业帮扶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包联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做好就业心理疏导,帮助毕业生调整心理状态,顺利实现就业。要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等方式,及时疏导他们因就业问题而引发的焦虑和悲观情绪。针对考研失利毕业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鼓励毕业生正确认识自身优势,科学分析个人实际情况,结合个人兴趣爱好、专业所长,树立奋斗信心,或继续复习,或边工作边复习考研。
5、做好政策宣传帮扶。帮扶工作人员要积极宣传国家和省、市有关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为其提供政策引导。要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引导他们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家乡就业,到现代农业、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就业创业,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指导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大学生”等中央和地方基层项目。
6、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经济援助。帮扶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帮助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毕业生申请各级政府、部门的求职补贴,积极争取学校及相关单位、团体对贫困毕业生的资助,减轻其经济压力,促成其顺利就业。对离校后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主动关心,保持联系,使他们离校后能享受到国家和地方的有关优惠政策。
7、离校未就业困难毕业生跟踪服务。学院帮扶责任人和辅导员要建立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实名制精准服务制度,逐个联系实名登记的未就业毕业生,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搭建灵活多样的精准对接就业服务平台,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五)强化督查指导,压实帮扶责任
1、加强组织领导。要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完善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及工作推进会,研判就业形势,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梳理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就业工作。
2、狠抓责任落实。就业帮扶要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帮扶相结合,各位帮扶工作人员要明确职责、任务、要求及工作效果、目标,明确就业帮扶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落实好各项措施和具体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就业工作销号式帮扶,切实做到帮扶责任压实帮扶人员,帮扶效果惠及帮扶对象。
3、强化督查指导。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放在首位,扎实开展毕业生就业帮扶的作风整治,强化考核督查。进一步增强帮扶者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对为就业帮扶做出突出成绩的就业帮扶工作人员给以年底绩效倾斜;对于消极工作、不做工作的帮扶者,要进行严厉批评教育、问责。
化学与化工学院
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九日
附件:
《化学与化工学院学院领导包联专业一览表》
《化学与化工学院学院领导、政治辅导员包联班级一览表》
《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员、教师与未就业毕业生结对帮扶一览表》
《化学与化工学院学院领导包联专业一览表》
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院领导包联专业一览表
|
包班领导
|
联系电话
|
联系班级
|
人数
|
班主任
|
联系电话
|
解海
|
15003424252
|
16级化学本科一班
|
18
|
杜君
|
13593010669
|
15935242209
|
16级化学本科二班
|
15
|
李宁
|
15635290425
|
13934122160
|
16级化学本科三班
|
13
|
张进
|
13734209435
|
赵建国
|
18821677574
|
16级应化本科一班
|
22
|
李亚军
|
18734260957
|
15084886279
|
16级应化本科二班
|
10
|
李亚军
|
18734260957
|
13133329150
|
16级应化本科三班
|
23
|
费鹏
|
18734270152
|
白云峰
|
15934220088
|
16级化工本科一班
|
13
|
李丽萍
|
13403603106
|
13623529135
|
16级化工本科二班
|
10
|
张健
|
18734695123
|
霍金仙
|
13503525637
|
16级制药工程本科班
|
19
|
温雅琼
|
13994406986
|
《化学与化工学院学院领导、政治辅导员包联班级一览表》
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院领导、政治辅导员包联班级一览表
|
包班领导
|
联系电话
|
联系班级
|
人数
|
班主任
|
联系电话
|
郝晓丽
|
15003424252
|
16级化学本科一班
|
18
|
杜君
|
13593010669
|
解海
|
15935242209
|
16级化学本科二班
|
15
|
李宁
|
15635290425
|
刘文
|
13934122160
|
16级化学本科三班
|
13
|
张进
|
13734209435
|
李德怀
|
18821677574
|
16级应化本科一班
|
22
|
李亚军
|
18734260957
|
李婉宁
|
15084886279
|
16级应化本科二班
|
10
|
李亚军
|
18734260957
|
赵建国
|
13133329150
|
16级应化本科三班
|
23
|
费鹏
|
18734270152
|
张冠华
|
15934220088
|
16级化工本科一班
|
13
|
李丽萍
|
13403603106
|
白云峰
|
13623529135
|
16级化工本科二班
|
10
|
张健
|
18734695123
|
霍金仙
|
13503525637
|
16级制药工程本科班
|
19
|
温雅琼
|
13994406986
|
3、《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员、教师与未就业毕业生结对帮扶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