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简介
作者: 时间:2025-09-02 10:15:00 点击数:
2025年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简介
一、学位点概况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7年获批,2019年首次招生。现设有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4个研究方向。硕士点现有硕士生导师52名,其中教授24名,副教授2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52名。近三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5余项,项目经费总计3962.7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19余篇,授权国家专利27余项,成果转化3项,发布4项团体标准,获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18项,出版专著7部。
目前已培养毕业研究生53名,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79名。2025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专家评价优秀率达到25%,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SCI论文24篇。
二、科学研究平台
学院拥有化学生物传感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清洁能源材料联合实验室2个省级研究平台,2018年成立了山西省“1331工程”新型介孔材料合成应用与成果转化工程研究中心。有核磁、扫描电镜等大型仪器62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300余万元。
三、研究方向或领域
(一)无机化学
重点开展石墨烯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基于化学氧化法、液相法等五种制备石墨烯的工艺机制探究;开发石墨烯增效复合肥、水性防腐涂料、电热膜等产品。运用无机磁性材料设计磁性靶向药物载体。研究炭/炭复合材料微观织构的有效控制。
分析化学
通过荧光、磷光等技术,研究靶标分子识别的生化信号转换与放大和界面信号转换新原理、新方法。基于炔基和罗丹明染料设计合成系列离子荧光探针,研究细胞荧光成细胞荧光成像技术。以聚合法研究系列隐色酞菁的合成及显色反应。
物理化学
研究多相催化问题,发展高效、经济且环境友好的催化体系。研究可控制备纳米材料,利用晋北地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开发高效的光、电催化体系及器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力学,探讨催化反应机理。
有机化学
基于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致力于构建新型功能分子、新型染料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分子和荧光探针分子等功能有机分子的设计合成,以及天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检测,并完成构效关系研究。
化学专业考试科目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
化学专业复试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任选一门;同等学力加试考试科目为: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物理化学。
导师简介:化学-大同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