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山西省经济发展需求,面向全国,按照国家通用标准基本要求、行业专业标准,培养学生爱党、爱国、诚信、敬业情怀,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的政治信仰、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学工程学、环境监测与评价/化学材料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突出的认知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研发能力,具有创新能力、自我学习和不断发展能力,适应山西省转型和改革发展的要求,能够在化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及其相关科技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对所培养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的预期目标是: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遵守行业标准和规范。
2.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科学/化学材料基础知识、方法和各类工具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
3.能够就专业的复杂问题与国内外同行、客户及同事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等。
4.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技术创新与应用意识,能够了解应用化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不断学习以保持自身素质持续提升,提高职业竞争力。
二、毕业要求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爱国、诚信、友善、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团结互助、乐于奉献。
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环境监测与评价/化学材料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同时掌握环境科学/化学材料的基本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的应用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英语,能够对应用化学专业的英文文献进行阅读和翻译。
4.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工程技术素养;了解应用化学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5.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军事基本知识,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知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的合格标准。
6.掌握化学和应用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将其应用到环境/材料及其他领域的能力;能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发现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化学及相关学科问题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并且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不断学习并及时了解应用化学、化学材料/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动态,具有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同时具有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学时与学分
毕业学分最低要求:164学分;
毕业学时最低要求:2416学时。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四年;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应用化学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与CAD、化工机械基础。
六、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关系矩阵
1.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毕业要求1 |
H |
M |
M |
M |
毕业要求2 |
M |
H |
H |
H |
毕业要求3 |
M |
H |
H |
H |
毕业要求4 |
L |
H |
H |
H |
毕业要求5 |
L |
M |
M |
L |
毕业要求6 |
L |
H |
H |
H |
毕业要求7 |
L |
H |
H |
H |
毕业要求8 |
L |
M |
H |
H |
注:根据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毕业要求对该培养目标贡献度的大小。
2.主干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毕业
要求1
|
毕业
要求2
|
毕业
要求3
|
毕业
要求4
|
毕业
要求5
|
毕业
要求6
|
毕业
要求7
|
毕业
要求8
|
---|
通识
教育
平台
|
思政类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 |
|
|
|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
|
|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
|
|
|
信息类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
|
√ |
|
|
√ |
|
√ |
|
语言类 |
大学外语(1-4) |
|
|
√ |
|
|
|
|
√ |
|
体育类 |
大学体育(1-4) |
|
|
|
|
√ |
|
|
|
|
安康类
|
安全教育 |
|
|
|
|
√ |
|
|
|
|
心理健康教育 |
|
|
|
|
√ |
|
|
|
|
军事理论 |
√ |
|
|
|
√ |
|
|
|
|
学科
基础
教育
平台
|
数学类
|
高等数学(1-2) |
|
|
√ |
|
|
|
|
|
|
线性代数 |
|
|
√ |
|
|
|
|
|
|
物理类 |
大学物理 |
|
|
√ |
|
|
|
|
|
|
信息类 |
Java语言程序设计 |
|
|
√ |
|
|
√ |
|
√ |
|
化学类
|
无机化学 |
|
√ |
|
|
|
|
|
|
|
有机化学 |
|
√ |
|
|
|
|
|
|
|
分析化学 |
|
√ |
|
|
|
|
|
|
|
物理化学(1-2) |
|
√ |
|
|
|
|
|
|
|
无机化学实验 |
|
√ |
|
√ |
|
√ |
|
|
|
有机化学实验 |
|
√ |
|
√ |
|
√ |
|
|
|
分析化学实验 |
|
√ |
|
√ |
|
√ |
|
|
|
物理化学实验 |
|
√ |
|
√ |
|
√ |
|
|
|
专业
教育
平台
|
必修课
|
应用化学导论 |
|
√ |
|
√ |
|
|
√ |
|
|
仪器分析 |
|
√ |
|
√ |
|
|
|
|
|
化工制图与CAD |
|
√ |
|
√ |
|
|
|
|
|
化工原理 |
|
√ |
|
√ |
|
|
|
|
|
化工机械基础 |
|
|
|
√ |
|
|
|
|
|
化学反应工程 |
|
|
|
√ |
|
|
|
|
|
仪器分析实验 |
|
√ |
|
√ |
|
√ |
|
|
|
化工原理实验 |
|
|
|
√ |
|
√ |
|
|
|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 |
|
|
|
√ |
|
√ |
|
|
|
实践
教学
环节
|
公共
基础
|
思政综合实践 |
√ |
|
|
|
|
|
|
√ |
|
军事技能 |
√ |
|
|
|
√ |
|
|
|
|
劳动教育 |
√ |
|
|
|
√ |
|
|
|
|
认识实习
|
专业见习 |
|
|
|
√ |
|
√ |
|
|
|
金工实习 |
|
|
|
√ |
|
√ |
|
|
|
课程设计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
|
|
√ |
|
√ |
√ |
√ |
|
生产实习
|
化工虚拟仿真实训 |
|
|
|
|
|
√ |
√ |
|
|
生产实习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训练
|
毕业实习 |
√ |
√ |
√ |
√ |
√ |
√ |
√ |
√ |
|
毕业论文(设计) |
√ |
√ |
√ |
√ |
|
√ |
√ |
√ |
|
注:根据主干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用“√”标识。
七、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比例分配
(一)各平台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
课程大类 |
课程子类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学分比例 |
学时比例 |
备注 |
通识教育平台
|
必修课 |
24.5 |
416 |
14.94% |
17.22% |
|
选修课 |
8 |
128 |
4.88% |
5.30% |
|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 |
必修课 |
36 |
576 |
21.95% |
23.84% |
|
专业教育平台
|
必修课 |
16 |
256 |
9.76% |
10.60% |
|
方向课 |
9 |
144 |
5.49% |
5.96% |
|
选修课 |
18 |
288 |
10.98% |
11.92% |
|
实践教学环节 |
|
52.5 |
608 |
32.01% |
—— |
|
合计 |
|
164 |
2416 |
100% |
—— |
|
说明 |
其中,课内实践学时学分计入实践教学环节,合计学时、学分数中含课内实践608学时、25.5学分。 |
(二)学期理论课(含课内实践)周平均节次
学年
|
学期
|
周平均节次 |
备注
|
通识
教育平台课程
|
学科基础/专业
教育平台课程
|
一
|
1 |
13 |
13 |
|
2 |
8 |
19 |
专业见习1周 |
二
|
3 |
9 |
13 |
|
4 |
10 |
18 |
金工实习1周 |
三
|
5 |
2 |
18 |
生产实习3周 |
6 |
2 |
16 |
化工虚拟仿真实训1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2周 |
四
|
7 |
0 |
6 |
|
8 |
0 |
0 |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毕业实习8周 |
八、教学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平台教学计划表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周
学时
|
理论 |
实践 |
开设
学期
|
学位
课程
|
备注 |
---|
思政类
|
19161811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32 |
2 |
16 |
16 |
1 |
|
|
|
19161811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3 |
32 |
16 |
2 |
|
|
|
19161811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48 |
3 |
32 |
16 |
3 |
是 |
|
|
19161811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64 |
4 |
48 |
16 |
4 |
是 |
|
|
1916181105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2 |
32 |
|
2-5 |
|
|
|
信息类 |
1917182101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3 |
48 |
3 |
16 |
32 |
1 |
是 |
|
|
语言类
|
1910183101 |
大学英语1 |
4 |
64 |
4 |
48 |
16 |
1 |
是 |
|
|
1910183102 |
大学英语2 |
4 |
64 |
4 |
48 |
16 |
2 |
是 |
|
|
1910183103 |
大学英语3 |
2 |
32 |
2 |
32 |
|
3 |
是 |
|
|
1910183104 |
大学英语4 |
2 |
32 |
2 |
32 |
|
4 |
|
|
|
体育类
|
1909184101 |
大学体育1 |
1 |
32 |
2 |
8 |
24 |
1 |
是 |
|
|
1909184102 |
大学体育2 |
1 |
32 |
2 |
8 |
24 |
2 |
是 |
|
|
1909184103 |
大学体育3 |
1 |
32 |
2 |
8 |
24 |
3 |
是 |
|
|
1909184104 |
大学体育4 |
1 |
32 |
2 |
8 |
24 |
4 |
是 |
|
|
安康类
|
1921186101 |
安全教育 |
1 |
32 |
|
8 |
24 |
1-8 |
|
|
|
1921186102 |
心理健康教育 |
1 |
32 |
|
8 |
24 |
1-8 |
|
|
|
1921186103 |
军事理论 |
2 |
32 |
|
32 |
|
1 |
|
|
|
小计 |
|
通识教育必修课 |
37 |
688 |
|
416 |
272 |
|
|
|
|
小计 |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8 |
128 |
2 |
128 |
|
3-6 |
|
|
|
合计 |
|
|
45 |
816 |
|
544 |
272 |
|
|
|
|
说明 |
教学任务:思政类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信息类课程由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承担;“大学英语1-4”由外国语学院承担;体育类课程由体育学院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由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承担。
选修要求:至少选修8学分,不能选修与本专业课程相近的课程,其中至少选修2学分艺术与审美类课程、2学分创业与创新类课程。
|
|
(二)学科基础教育平台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周
学时
|
理论 |
实践 |
开设
学期
|
学位
课程
|
数学类
|
1908204101 |
高等数学1 |
5 |
80 |
5 |
80 |
|
1 |
是 |
1908204102 |
高等数学2 |
4 |
64 |
4 |
64 |
|
2 |
是 |
1908204103 |
线性代数 |
3 |
48 |
3 |
48 |
|
3 |
是 |
物理类 |
1912204101 |
大学物理 |
4 |
64 |
4 |
48 |
16 |
2 |
是 |
信息类 |
1917204101 |
Java语言程序设计 |
3 |
48 |
3 |
16 |
32 |
2 |
|
化学类
|
1901204101 |
无机化学 |
5 |
80 |
5 |
80 |
|
1 |
是 |
1901204102 |
有机化学 |
5 |
80 |
5 |
80 |
|
2 |
是 |
1901204103 |
分析化学 |
3 |
48 |
3 |
48 |
|
3 |
是 |
1901204104 |
物理化学1 |
4 |
64 |
4 |
64 |
|
3 |
是 |
1901204105 |
物理化学2 |
3 |
48 |
3 |
48 |
|
4 |
是 |
1901204106 |
无机化学实验 |
1 |
32 |
2 |
|
32 |
1 |
是 |
1901204107 |
有机化学实验 |
1.5 |
48 |
3 |
|
48 |
2 |
是 |
1901204108 |
分析化学实验 |
1.5 |
48 |
3 |
|
48 |
3 |
是 |
1901204109 |
物理化学实验 |
1.5 |
48 |
4 |
|
48 |
4 |
是 |
合计 |
|
|
44.5 |
800 |
|
576 |
224 |
|
|
说明 |
教学任务:数学类由数学与统计学院承担;物理类由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承担;信息技术类由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承担;化学类由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承担。 |
(三)专业教育平台教学计划表
1.必修课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周
学时
|
理论 |
实践 |
开设
学期
|
学位
课程
|
备注 |
1901304101 |
应用化学导论 |
1 |
16 |
1 |
16 |
|
1 |
|
|
1901304102 |
仪器分析 |
3 |
48 |
3 |
48 |
|
4 |
是 |
|
1901304103 |
化工制图与CAD |
3 |
48 |
3 |
32 |
16 |
4 |
是 |
|
1901304104 |
化工原理 |
4 |
64 |
4 |
64 |
|
5 |
是 |
|
1901304105 |
化工机械基础 |
3 |
48 |
3 |
48 |
|
5 |
是 |
|
1901304106 |
化学反应工程 |
3 |
48 |
3 |
48 |
|
6 |
是 |
|
1901304107 |
仪器分析实验 |
1 |
32 |
3 |
|
32 |
4 |
是 |
|
1901304108 |
化工原理实验 |
1 |
32 |
3 |
|
32 |
5 |
是 |
|
1901304109 |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 |
0.5 |
16 |
4 |
|
16 |
6 |
是 |
|
合计 |
|
19.5 |
352 |
|
256 |
96 |
|
|
|
说明 |
|
2.方向课
|
方向名称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周
学时
|
理论 |
实践 |
开设
学期
|
备注 |
---|
环境监测与评价
|
1901304201 |
环境学导论 |
2 |
32 |
2 |
32 |
|
4 |
是 |
|
1901304202 |
环境化学 |
3 |
48 |
3 |
48 |
|
5 |
是 |
|
1901304203 |
环境监测 |
3 |
48 |
3 |
32 |
16 |
5 |
是 |
|
1901304204 |
环境评价 |
2 |
32 |
2 |
32 |
|
5 |
是 |
|
化学材料
|
1901304205 |
材料科学基础 |
3 |
48 |
3 |
48 |
|
4 |
是 |
|
1901304206 |
高分子化学 |
3 |
48 |
3 |
32 |
16 |
5 |
是 |
|
1901304207 |
材料化学 |
2 |
32 |
2 |
32 |
|
5 |
是 |
|
1901304208 |
精细化学品化学 |
2 |
32 |
2 |
32 |
|
5 |
是 |
|
合计 |
|
|
10 |
160 |
|
144 |
16 |
|
|
|
说明 |
选修要求:学生至少选修其中一个模块。 |
|
3.选修课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周
学时
|
理论 |
实践 |
开设
学期
|
备注 |
1901304301 |
化工热力学 |
2 |
32 |
2 |
32 |
|
6 |
|
1901304302 |
电工与电子技术 |
3 |
48 |
3 |
32 |
16 |
6 |
|
1901304303 |
结构化学 |
2 |
32 |
2 |
32 |
|
6 |
|
1901304304 |
波谱分析 |
2 |
32 |
2 |
32 |
|
6 |
|
1901304305 |
现代分离技术 |
2 |
32 |
2 |
32 |
|
6 |
|
1901304306 |
应用化学专业英语 |
2 |
32 |
2 |
32 |
|
6 |
|
1901304307 |
工业催化 |
2 |
32 |
2 |
32 |
|
6 |
|
1901304308 |
应用化学研究进展 |
2 |
32 |
2 |
32 |
|
6 |
|
1901304309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
2 |
32 |
2 |
32 |
|
6 |
|
1901304310 |
化工安全与环保 |
2 |
32 |
2 |
32 |
|
6 |
|
1901304311 |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
2 |
32 |
2 |
32 |
|
6 |
|
1901304312 |
环境法规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13 |
环境管理学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14 |
环境生物学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15 |
环境污染与防治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16 |
环境规划学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17 |
复合材料导论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18 |
材料加工技术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19 |
功能材料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20 |
纳米材料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21 |
新能源材料应用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22 |
精细化学品分析与检验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23 |
新型炭材料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24 |
多孔材料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25 |
环境保护概论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26 |
水污染及治理 |
2 |
32 |
2 |
32 |
|
7 |
|
1901304327 |
大气环境化学 |
2 |
32 |
2 |
32 |
|
7 |
|
合计 |
|
18 |
288 |
|
|
|
|
|
说明 |
选修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8学分。其中第6学期至少选修12学分;第7学期和第5学期的方向课要一致,至少选修6学分。课程编号1901304311~16,1901304325~27为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1920415217~24为化学材料方向。 |
(四)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计划表
1.公共基础实践
项目编码 |
项目名称 |
学分 |
开设学期 |
备注 |
1916400101 |
思政综合实践 |
2 |
1-5 |
|
1921400101 |
军事技能 |
|
1 |
|
1921400102 |
劳动教育 |
1 |
3或4 |
|
合计 |
|
3 |
|
|
说明 |
|
2.实习实训与毕业综合训练
项目编码 |
项目名称 |
学分 |
开设
学期
|
开设
周数
|
学位
课程
|
备注 |
1901404201 |
课程设计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2 |
6 |
2 |
|
|
1901404202 |
认知实习
|
专业见习 |
1 |
2 |
1 |
|
|
1901404203 |
金工实习 |
1 |
4 |
1 |
|
|
1901404204 |
生产实习
|
化工虚拟仿真实训 |
1 |
6 |
1 |
|
|
1901404205 |
生产实习 |
3 |
5 |
3 |
|
|
1901404206 |
综合训练
|
毕业实习 |
8 |
8 |
8 |
|
|
1901404207 |
毕业论文(设计) |
6 |
6-8 |
|
是 |
|
合计 |
|
|
22 |
|
|
|
|
说明 |
|
3.素质拓展与实践创新
项目编码 |
项目名称 |
学分 |
备注 |
1921400301 |
创新创业实践 |
|
|
1921400302 |
社会实践 |
|
|
合计 |
|
2 |
|
说明 |
要求:至少选修2学分。学分认定依据《山西大同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办法》。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专业化创客空间等各类实践平台学习所获得学分,纳入素质拓展与实践创新学分体系。 |